3月18日上午,文学与传媒学院开展新学期第三次网络教学公开课活动,郑文副校长来到直播课室指导本次听课、评课活动,教务处处长张敏,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陈梦、副院长申东城以及专任教师等20余人参与了本次活动。本次网络公开课由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许鑫教授主讲《中国古代报刊和广告》。
郑文副校长、教务处负责人及文学与传媒学院领导、老师参与评课
郑文对本次公开课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通过听课可以看出许鑫教授在问题、史料、引导和启发等课程设计上做了很多的工作,能够很好地启发学生思考,有着很强的研究性和探究性。他指出,史学、史论类的课程组织比较难,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是很好,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他建议:一是要有课程思政意识,把专业知识学习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凸显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并把课程思政意识贯穿教学全过程。二是网络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教师不容易掌握,要多采用一些方法来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习效果。三是在课堂组织上,史料、阅读材料等方面要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在课堂上要有重点,突出重要的知识点来重点讲解,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启发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许鑫教授主讲《中国古代报刊和广告》
张敏在评课中指出,文学与传媒学院从第一周开始率先开展网络公开课活动,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一定要坚持下去,不但是对学院的一个示范,也是对全校网络教学的一个示范。陈梦指出,许鑫教授的课能够很好地结合自己的科研、结合当前的新闻形势,可以看出在教学准备、课堂设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内容结构非常有条理,史料特别丰富,课堂气氛活跃。申东城在评课中说,许鑫教授上课很用心,教学过程很合理,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形式多样,很有启发。参加听课、评课活动的专任教师也踊跃发言,对本次网络公开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许鑫教授对领导和老师们提出的宝贵意见表示感谢,并表示将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将认真汲取大家的建议,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课堂组织等,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网络留言表示,收获很多,对新闻史论学习有了更深的认识,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
据悉,许鑫教授本次网络公开课主讲的内容为中外新闻史中的中国古代报刊和广告部分,他分别从中国古代报刊的产生及演变、古代报刊与近代报刊的差异、中国古代广告的产生与发展三个方面展开教学。网络公开课上,许鑫教授用大量的史实、生动的案例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娓娓道来,深入浅出,精彩纷呈,课堂气氛非常活跃。